|
|
|
|
氢能二十年(2005-2025) |
双击自动滚屏 |
发布者:zq1229 发布时间:2025/7/29 10:23:58 阅读:17次 【字体:大 中 小】 |
|
|
氢能二十年(2005-2025)
氢能二十年(2005-2025)时间轴阶段
气体设备网知识卡
阶段一 2005-2009 概念萌芽期 • 技术:燃料电池轿车首次列入国家863计划,同济大学、大连化物所推出第一代30 kW氢燃料电池发动机。 • 装备:北京永丰示范加氢站落成,采用45 MPa隔膜压缩机,日加注能力100 kg,被视为“中国加氢站0号机”。 • 政策:2006年《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》首次把“氢能及燃料电池”列为前沿技术。
阶段二 2010-2014 奥运/世博示范期 • 技术:上汽荣威750燃料电池车服务2010上海世博会,单车累计运行5 000 km无故障。 • 装备:上海安亭加氢站启用液驱式活塞压缩机,将储氢压力提升至70 MPa,为轿车提供350 bar与700 bar双压力加注 • 政策:财政部开始对燃料电池汽车试点城市给予每车20万元购置补贴。
阶段三 2015-2019 产业导入期 • 技术:亿华通、重塑科技发布国产100 kW级燃料电池系统,系统成本从5万元/kW降至1万元/kW。 • 装备: – 中集安瑞科批量生产45 MPa储氢瓶组; – 中船七一八所首台离子液体压缩机进入现场测试,能耗较传统活塞机下降40%。 • 政策:2018年《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》提出“2030年百万辆燃料电池车”目标。
阶段四 2020-2024 政策+市场双轮驱动期 • 技术: – 产质子交换膜突破20 μm超薄连续卷对卷工艺; – 上海交大完成金属氢化物压缩机示范,实现90 MPa无油增压。 • 装备: – 2022年北京冬奥会812辆氢车、30座加氢站全部使用国产氢机; – 液驱活塞压缩机国产化率从0%提升至60%,单台价格由800万元降至300万元。 • 政策: – 2020年五部委启动“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市群”; – 2022年《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》明确“十四五”末建成1 000座加氢站。
阶段五 2025-2035 展望:氢进入“平价+规模”时代 • 技术: – 燃料电池重卡TCO(全生命周期成本)与柴油车持平; – 低温液氢泵、固态储氢罐实现商业化,长途运输半径>1 000 km。 • 装备: – 100 MPa离子液体压缩机+金属氢化物联合增压系统,单站日加注能力≥4 t; – 站内100%绿氢:PEM电解槽+光伏直供,度电成本≤0.2元/kWh。 • 政策:预计2030年前后碳排放权交易将氢价纳入成本核算,推动钢铁、化工“灰氢”全面转“绿氢”。
气体设备网知识卡 1. 压缩机路线对比 | 技术路线 | 压力上限 | 能耗 | 维护 | 国产化率 | 适用场景 | | 隔膜压缩机 | 45-50 MPa | 中 | 高 | 100% | 早期站、公交 | | 液驱活塞 | 75-100 MPa | 中高 | 低 | 60% | 频繁启停、乘用车 | | 离子液体 | 90 MPa | 低40% | 低 | 5% | 未来主流 | | 金属氢化物 | 70-90 MPa | 低 | 极低 | 研发 | 无油、静音 |2. 氢脆与选材 高压临氢部件必须用316L不锈钢或更高等级Cr-Mo钢,且需内壁电解抛光Ra≤0.4 μm,防止氢致裂纹。3. 绿氢平价拐点 当可再生电价≤0.15元/kWh、电解槽CAPEX≤2 000元/kW、年利用小时数≥4 000 h时,绿氢成本将低于20元/kg,与煤制氢持平。结语从2005年“一辆样车、一座站”到2025年“万辆级、千座级”,中国氢能走过了“概念—示范—导入—放量”四个台阶。未来十年,随着气体设备国产化率突破90%、绿氢成本进入平价区间,氢将像今天的天然气一样,成为工业、交通、能源领域“随手可得”的基础化学品与能源载体。随着光伏风电的大规模装机容量及项目投产,为绿电入市做好准备工作,绿电柔性制绿氨、绿醇项目,通过最近十年的重要发展,将开启绿氨,绿醇替代传统燃料的新时代。 气体设备网持续记录并服务“氢能发展”时代。
|
|
|
|
|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