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|
|
|
海水电解制氢难点 |
双击自动滚屏 |
发布者:zq1229 发布时间:2023/6/6 18:16:57 阅读:377次 【字体:大 中 小】 |
|
|
海水电解制氢技术 电解水的原料为纯水。以海水直接作为原料电解制氢,就极具吸引力。 难点一:海水中的众多杂质影响阴极析氢的发生 在电解水过程中,H2从阴极析出,对于阴极析氢反应,最具挑战性的问题就是,天然海水中存在着各种溶解的阳离子,如Na+、Mg2+、Ca2+等,除此之外,还有多种细菌、微生物和微小颗粒等。 这些杂质会随海水电解过程的进行,堵塞电极,进而毒害或加速电解系统中电极/催化剂的老化,导致其耐久性变差。 难点二:氯离子造成阳极腐蚀,并影响阳极析氧反应 在电解水过程中,通常情况下,O2从阳极析出。但是,海水中存在的大量氯离子(Cl-)会造成阳极材料的严重腐蚀,进而导致电极损坏、电压过高,从而终止高效的析氧反应;另外,高浓度的氯离子,还会在阳极发生氯氧化反应,占据催化剂的活性位点,从而降低阳极析氧反应的效率。 难点三:阳极析氧反应和氧氯化反应之间的竞争 在海水电解过程中,阳极会发生两种反应,即:析氧反应(OER)和氧氯化反应(ClOR)。析氧反应:4OH-→O2+H2O+4e-;E0=1.23V (vs. RHE) 氯氧化反应:Cl-+2OH-→OCl-+H2O+2e-;E0=1.71V (vs. RHE) 可见,二者的E0相近,会产生竞争关系,这极大地限制了电解槽的工作电压。此外,ClOR反应和次氯酸盐的形成均为二电子反应,与OER四电子反应相比,ClOR反应在动力学上更容易进行,因而,通常观察到的OER过电位比ClOR高。 通过上述分析,电解海水需要克服的困难,解决之道有哪些呢?
1、净化海水中的杂质? 如果以海水为原料间接制氢,依赖大规模海水淡化设备,这不仅使工艺流程复杂,还提高了制氢成本。 那谢和平院士团队是怎么做到“无需淡化”海水,直接制氢的呢? 原来,他们在原理上跳出了传统化学的范畴,通过蒸汽压差的物理力学驱动,来全部隔开海水中的90多种复杂元素及微生物对电解制氢的影响。 2、制备合适的催化剂? 根据前述的技术难点一、二可知,合适的阳极(OER)催化剂至少得满足: (1)更优异的OER催化活性,可以最大化OER和ClOR之间 的热力学电势差,从而保证对OER的高选择性; (2)在催化剂表面设计Cl-阻挡层,防止Cl-在活性电极表面上发生反应。上述条件的满足看似简单,实际上需要大量的科学实验不断研究、论证,科研人员对于OER催化剂的优化设计,还任重道远…… 3、保证长时间电解的高效率和稳定性? 这个问题的解决需要电解槽各部件多方面的配合,如:HER、OER催化剂本身的稳定性、耐久性;选用合适的隔膜材料将催化剂与海水中的离子隔离;电解槽整体结构的耐蚀性等等。 虽然海水电解制氢从小试、中试到最终工业上广泛应用,还有很长的路要走。
|
|
|
|
|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