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|
|
|
新疆库车绿氢示范项目 |
双击自动滚屏 |
发布者:zq1229 发布时间:2023/8/31 11:49:47 阅读:488次 【字体:大 中 小】 |
|
|
新疆库车绿氢示范项目
关键词:库车绿氢、绿氢、太阳能、风能 描述:新疆库车绿氢示范项目2021年11月项目启开工,2023年6月30日已成功贯通,绿氢生产、输送、利用全流程,制氢车间顺利投产产氢。利用光伏发电直接制绿氢,制氢能力2万吨/年、储氢能力21万标立方、输氢能力2.8万标立方每小时。实现全容量并网,近供应中国石化塔河炼化公司.用于替代炼油加工中使用的天然气制氢,实现现代油品加工与绿氢耦合低碳发展,标志着绿氢规模化工业应用实现零的突破。
绿氢是通过太阳能、风能等可再生能源发电直接制取,生产过程中基本不产生温室气体。绿氢制取潜力巨大,未来发展前景广阔。以光伏、风电等可再生能源制氢为主的绿氢产业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,其产业发展和技术革新能够切实保障经济社会、环境能源等综合领域的绿色低碳发展,成为落实“双碳”目标的重要举措。
新疆库车绿氢示范项目2021年11月项目启动开工2023年6月30日已成功贯通绿氢生产、输送、利用全流程,制氢车间顺利投产产氢。该项目是国内首次规模化利用光伏发电直接制绿氢的项目,利用新疆地区丰富的太阳能资源发电直接制绿氢,电解水制氢能力2万吨/年、储氢能力21万标立方、输氢能力2.8万标立方每小时。 2023年6月30日,项目已成功贯通绿氢生产、输送、利用全流程,部分制氢车间顺利投产产氢。 新疆库车绿氢示范项目由中国石化新星公司负责实施,中石化广州(洛阳)工程公司、中石化第五建设公司、中原建设工程公司等单位参与建设。 2021年11月,项目启动开工。 2022年6月5日,绿氢示范项目已完成了土建基础施工,进行项目结构施工。 9月3日,新疆库车绿氢示范项目首台电解槽吊装就位,这标志着制氢车间进入设备安装阶段。该项目制氢厂由7个厂房、52台电解槽及成套设备组成,单台电解槽生产能力为1000m3/h。 11月20日,最后一台电解槽(50t)吊装就位,项目制氢厂大型设备吊装完毕,下一步将进入主要设备安装阶段。 建设过程中出现过意外的情况。11月27日,根据报道,库车中石化一期300MW光伏制氢项目遭遇罕见13级沙尘暴,灾害造成光伏电站损失约200MW。之前预计10月底建成并网发电,目前尚未完工未入保,本次沙尘暴造成的损失较为惨重。 2023年1月2日,项目目前已完成了土建基础施工,动静设备全部安装就位,项目工艺管道焊接完成96.21%,水电解制氢装置主要设备全部吊装就位,10台氢气球罐建造完成。“截至目前,绿氢示范项目整体施工进度完成80%,完成投资22.11亿元,项目计划今年6月底建成投产。”中石化新星新疆绿氢新能源有限公司总经理范林松介绍。 3月31日,项目220千伏绿氢变电站送电成功,中石化董事长、党组书记马永生在公开活动中表示国内最大2万吨/年的库车示范项目所产的绿氢与塔河炼化耦合,替代原来的蓝氢和灰绿,实现减碳目标。 6月30日,中国石化新疆库车绿氢示范项目顺利产氢,产出的氢气通过管道输送到中国石化塔河炼化、替代现有天然气化石能源制氢。至此,项目成功实现绿氢生产到利用全流程贯通,这也标志着我国首次实现万吨级绿氢炼化项目全产业链贯通。 8月30日,新疆库车绿氢示范项目全面建成投产。全面建成投产标志着我国绿氢规模化工业应用实现零的突破。 面对可再生波动电源制氢的技术难题,相关企业通过自主开发绿电制氢配置优化软件,将电控设备与制氢设备同步响应匹配,实现了“荷随源动”,大幅提升对波动的适应性。 碱性水电解制氢系统4台1000Nm3/h电解槽对应1台气液分离装备,系统制氢能力达到4000Nm3/h,单台纯化能力达到8000Nm3/h,系统电耗无论实证数据还是设计水平均创造了领先性。 开创我国化工领域深度脱碳新发展路径。化工行业是我国实现碳中和的关键行业之一,其碳排放较高、能源和原料难以被电气化完全替代。绿氢炼化被视为化工行业实现绿色转型的重要路径。库车绿氢生产的绿氢将替代塔河炼化的天然气制氢、作为原料进行加氢反应,最终进入油品中,实现炼油产品绿色化。新疆库车绿氢示范项目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48.5万吨,是绿氢炼化首次实现规模应用,对炼化企业大规模利用绿氢实现碳减排具有重大示范效应。 突破性解决新能源波动电力场景下柔性制氢等难题。作为我国首个规模化绿电制绿氢项目,该项目建设中面临着工艺技术新、规模大、无成熟工程案例可借鉴等难点。 中国石化通过联合攻关、揭榜挂帅等形式,突破性地解决了新能源波动电力场景下柔性制氢、并向下游炼化企业连续稳定供应难题。其中,面对可再生波动电源制氢的技术难题,中国石化通过自主开发绿电制氢配置优化软件,将电控设备与制氢设备同步响应匹配,实现了“荷随源动”,大幅提升对波动的适应性
此外,项目先后完成了万吨级电解水制氢工艺与工程成套技术、绿氢储运输工艺技术等创新成果,均实现了工业应用,项目已申报专利及专有技术10余项。
新疆库车绿氢示范项目重大设备及核心材料全部实现国产化。该项目所用的光伏组件、电解槽、储氢罐、输氢管线等重大设备及核心材料全部实现国产化,有效促进了我国氢能装备企业发展。以电解槽为例,在该项目启动之前,国内的1000Nm³/h电解槽累计需求量不到30台,而仅库车绿氢示范项目就需要52台,有力促进了国内电解槽产业的规模化生产。项目配套52台套1000Nm3/h碱性电解槽,电解槽供应商主要包括考克利尔竞立、隆基氢能和派瑞氢能。综合市场调研数据,目前国内1000Nm³/h电解槽生产能力已经接近3GW,而今年前5个月绿氢市场需求超过650MW,已接近2022年国内氢能市场需求总量。 绿氢制取潜力巨大,发展前景广阔。化工行业是实现碳中和的关键行业之一,其碳排放较高、能源和原料难以被电气化完全替代。绿氢炼化被视为化工行业实现绿色转型的重要路径。以绿氢示范项目为例,该项目生产的绿氢将替代炼化厂的天然气制氢、作为原料进行加氢反应,最终进入油品中,实现炼油产品绿色化。项目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48.5万吨,是绿氢炼化首次实现规模应用,对炼化企业大规模利用绿氢实现碳减排具有重大示范效应。 以光伏、风电等可再生能源制氢为主的绿氢产业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,其产业发展和技术革新能够切实保障经济社会、环境能源等综合领域的绿色低碳发展,成为落实“双碳”目标的重要举措。
|
|
|
|
|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