制氢|制氮|制氧|气体设备|气体纯化|气体回收|混合配气
 
今天是
 
新闻搜索
 
最新新闻
1  中国国际绿氢及氢能应
2  地球是否蕴藏着巨量可
3  中国节能协会创新奖(
4  电氢耦合”的价值要体
5  2024年中国节能协
6  液氢产业
7  21项氢能行标制修订
8  SOEC电解槽企业
9  高纯空气
10  AEM制氢
热门新闻
 通用阀门材料及常用技 54834
 水电解制氢设备术语和 29325
 燃料电池产业 24702
 蓝宝石生产和用途 21139
 六、氢气储存 19565
 氘气的物理性质、指标 18083
 世界八大气体公司 15836
 纯氧对人体的危害 15420
 超纯、洁净管要求、生 15084
 氩弧焊优点和缺点 14907
新闻中心  
石化等行业“灰转绿”将为绿氢应用提供巨大场景
双击自动滚屏 发布者:zq1229 发布时间:2023/11/10 10:36:05 阅读:125次 【字体:
 

石化等行业“灰转绿”将为绿氢应用提供巨大场景
每日经济新闻
每经记者:张怀水    每经编辑:陈,星
11月7日,2023年中国氢能产业大会在佛山开幕。今年大会以“拥抱绿氢时代 迎接零碳未来”为主题,就加快绿氢发展、支撑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进行深入探讨,为国家有关部门和各地方发展氢能产业提出真知灼见。
当前,加快氢能产业化布局已成为全球共识。中国高度重视氢能产业发展,先后发布了《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(2021~2035年)》《氢能产业标准体系建设指南(2023版)》,并开展了五大燃料电池汽车城市群应用示范。
目前,我国氢能是否具备大规模推广条件?想要迈入绿氢(通过使用再生能源制造的氢气)时代,我们还需要解决哪些问题?如何解决氢能长距离运输的高成本问题……
围绕上述问题,在大会召开期间,《每日经济新闻》记者(以下简称NBD)专访了国家发改委原副主任、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常务副理事长张晓强。
分布式和集中式并举 丰富氢能应用场景
NBD:随着“碳关税”的提出,氢能成为逐渐升温的领域。就目前而言,氢能是否具备大规模推广的条件?
张晓强:马上谈大规模推广,条件确实还不具备,但我们能看见当中的潜力。2020年,我国新增绿氢产能不到0.5万吨,2022年达到了3.3万吨。《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(2021~2035年)》提出,到2025年,我国可再生能源制氢量达到10万~20万吨/年。
从目前来看,不同地区产能规划的差异较大,比如西北地区规划的绿氢项目到2025年产能将达到70万吨。有10个省份规划绿氢年产能将超过100万吨。如果与2020年的0.5万吨相比,这当然是一个极大的发展。但如果和我国整个氢产业相比,占比仍然较低。
目前,中国的氢产量占世界三分之一,约3400万吨左右。就算2025年绿氢产能达到100万吨,所占的比重仍然不高。但我想强调的是,如果和2020年的基数相比,则是快速的成长,可以说按下了“快行键”。
当然,如果和整个氢产业相比,绿氢的生产还在继续积累力量,为今后大规模运用创造条件。这里关键要解决的就是通过技术攻关让成本降下来。不能单纯依靠政府补贴来支撑规模。
NBD:您刚刚提到氢能、尤其是绿氢大规模运用时机还未成熟。除了成本,我们还面临哪些掣肘?有没有解决办法?
张晓强:除了成本以外,我们国家风光资源最好的是在西北地区,那边正在大规模建设风光基地,这里面有一部分风光就是用来制氢。但存在的问题是,这些地区本身产业基础不强,消纳绿电、绿氢的能力也不够强。
同时,我国能源消耗的“大户”在东部地区,这就需要运用多种有效方式解决运输问题。比如特高压输变电路,或者氢气管道运输等。要把绿氢输送到东部地区,使之充分发挥作用。
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,现在分布式和集中式应该并举。在西北地区有大规模的风电基地,同时在具备条件的省份发展分布式氢用户,实际上就是和户用光伏结合起来。
未来绿氢如果能通过集中式和分布式合理有效组合推进,就能够为氢能的运用创造更多场景。
利用好副产氢 实现氢能规模化运用
NBD:当前距离我们迈入绿氢时代还有多远?绿氢的应用场景有哪些?
张晓强:大家知道二氧化碳排放量大的行业除了交通就是工业领域,我们工业现在的氢大部分都是灰氢。当前,3400万吨氢产量中有3000多万吨都是灰氢。将来对于石化、钢铁、化工等企业,如果能实现灰氢转绿氢,就会为整个绿氢应用提供一个巨大的场景。
当然,目前客观上也存在一些障碍。比如氢作为能源属性,仍然存在安全问题。作为一种带有危化品特点的产品,在管理上如何保证安全的前提下,给它创造更有利的条件。比如未来,加油站、加电站和加氢站能否合并;能否允许在加氢站现场制氢,现场供氢等。这些问题的解决对氢能产业的发展,特别是绿氢的发展将会有较大的推进。
NBD:从整个氢能产业来看,绿氢的规模还是很小的,在实现灰氢向绿氢转换方面,有没有一些成熟的经验或者办法?
张晓强:我想这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,如果我们的规划能够实现,到2025年,把100万吨绿氢都利用好就是非常不错的效果。当前,我们的工业副产氢有一部分是放空的,完全可以把它利用起
来。
比如山西孝义是我国主焦煤基地,有很多焦炭厂。现在一年的尾气大概有7亿立方,有一半是排空烧掉的,既破坏环境又浪费资源。如果把这部分副产氢利用起来,就是实现氢能规模化运用很好的路径。
总的来讲,就是要多措并举使得我国氢能产业在2025年以后进入更快的发展阶段。同时,我认为,随着碳达峰的实现,风电光伏规模到2030年可能会达到17亿千瓦,到那个时候,怎么把非化石能源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,保证电力系统供应的同时,也保证绿氢产品的需求,可能就进入到大规模发展阶段了。
每日经济新闻

打印本页 || 关闭窗口
 氢简史 |  中国氯碱网 |  气体产业网 |  开封创新测控仪表有限公司 |  中国火力发电网 |  大连化物所 |  氯碱产业网 |  氢能专利转让平台 |  2020广州国际氢能与燃料电池汽车及加氢 |
  | 关于我们  | 人才招聘联系我们 | 会员中心  | 更多链接>> | 收藏本站 |

版权所有:文章版权归气体设备网所有,没有本网书面授权,严禁转摘、镜像 信息产业部备案序号:豫ICP备17021983号-1
(顾问团队有气体设备设计、生产、调试、维修等服务经验)微信:13812683169 技术专线:13812683169 抖音;A13812683169 微视;13812683169 E-mail:cn1229
江苏省苏州吴中开发区、倡导行业正气之风,推动厂家技术创新.为提高气体设备,能源行业整体水平继续努力) 服务:QQ:1063837863、 13812683169@163.com